关于PEG比浊法测定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时的题目有哪些,“PEG比浊法测定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时”的答案是什么。
1、PEG比浊法测定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时敏感度可达
- A:5mg/L
- B:10mg/L
- C:15mg/L
- D:20mg/L
- E:25mg/L
答 案:
2、HBsAg-HBsAb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 B:非抗原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 C:单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 D: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 E: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答 案:
3、抗原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答 案:
4、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复合物检测常用
- A:直接Coombs试验
- B:间接Coombs试验
- C:ELISA法
- D:PEG沉淀法
- E:RAST
答 案:
5、下列哪项是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细胞检测技术( )
- A:PEG比浊法
- B:C1q固相法
- C:mRF凝胶扩散试验
- D:Raji细胞法
- E:超速离心法
答 案:
6、PEG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方法的原理是
- A: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能吸附已结合补体的免疫复合物
- B:免疫复合物溶解度特性改变
- C:免疫复合物中IgGFc段能与抗变性IgG抗体结合
- D:免疫复合物分子大小改变
- E:免疫复合物可结合补体
答 案:
7、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补体参与检测技术( )
- A:Raji细胞法
- B:C1q固相法
- C:mRF凝胶扩散试验
- D:超速离心法
答 案:B
8、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补体参与检测技术
- A:PEG比浊法
- B:C1q固相法
- C:mRF凝胶扩散试验
- D:Raji细胞法
- E:超速离心法
答 案:
9、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白检测技术( )
- A:Raji细胞法
- B:C1q固相法
- C:mRF凝胶扩散试验
- D:超速离心法
答 案:C
10、下面属于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的方法是
- A:胰蛋白酶解离法检测HBsAg-CIC
- B:捕获法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Ag/IgE和Ag/IgD-CIC
- C:PEG比浊法
- D:C1q固相法
- E:抗C3-CIC-ELISA
答 案:
11、下面属于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的方法是
- A:胰蛋白酶解离法检测HBsAg-CIC
- B:捕获法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 Ag/IgE和Ag/IgD-CI
- C:PEG比浊法
- D:C1q固相法
- E:抗C3-CIC-ELISA
答 案:
12、用于确定过敏原的指标是
- A:特异性IgE
- B:抗Rh抗体
- C:ENA抗体谱
- D:T细胞亚群
- E:循环免疫复合物
- F:循环免疫复合物
答 案:
13、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A:免疫印迹法
- B:E花结试验
- C: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D: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 E:细胞毒试验
答 案:
14、表达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的特异性靶细胞
- A:B细胞
- B:CTL
- C:Th1细胞
- D:Th2细胞
- E:树突状细胞
答 案:
15、C1q结合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方法的原理是
- A: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能吸附已结合补体的免疫复合物
- B:免疫复合物溶解度特性改变
- C:免疫复合物中IgGFc段能与抗变性IgG抗体结合
- D:免疫复合物分子大小改变
- E:免疫复合物可结合补体
答 案:
16、RAST法主要用于
- A:点刺试验
- B:斑贴试验
- C:皮内试验
- D:免疫复合物测定
- E:特异性IgE测定
答 案:
17、免疫浊度测定中,加入聚乙二醇或吐温-20的目的是( )。
- A:减缓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 B:增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性
- C:减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性
- D: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 E:促进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答 案:
18、聚乙二醇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时常用的PEG为( )
- A:分子量是6000,浓度2%~3%
- B:分子量是6000,浓度3%~4%
- C:分子量是6000,浓度5%~6%
- D:分子量是8000,浓度2%~3%
- E:分子量是8000,浓度3%~4%
答 案:
19、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 B: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
- 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 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 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
答 案:
20、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是指
- A:免疫复合物增多
- B:抗原量过多
- C:特异性增高
- D:抗体量过多
- E:灵敏度增高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