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在评价毒物的危害程度时题目和答案

在评价毒物的危害程度时题目和答案

2023/10/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关于在评价毒物的危害程度时的题目有哪些,“在评价毒物的危害程度时”的答案是什么。

1、在评价毒物的危害程度时,下列哪种说法最全面

  • A: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是相互关联的
  • B: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是相互关联的
  • C:生物检测和健康监护是相互关联的
  • D:生物检测和健康监护是没有关系的
  • E: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是没有关系的

答 案:

2、工作场所同时接触多个毒物时,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重数取()。

  • A:多种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重数的平均值计算
  • B:危害程度级别最严重的毒物权重数计算
  • C:危害程度级别最轻的毒物权重数计算

答 案:

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GB5044:在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属于高度危害的有()

  • A:铅及其化合物
  • B:四氯化碳
  • C:硫化氢
  • D:氨

答 案:

4、毒物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取决于毒物的危害程度。( )

答 案:

5、毒物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浓度、()等。

  • A:毒物的温度
  • B:毒物的半衰期
  • C:毒物的味道
  • D:人员接触毒物时间

答 案:

6、在安全评价中,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

  • A: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
  • B:识别危险来源
  • C:确定和衡量针对危险和危害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 D:计算风险率
  • E:确定和衡量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

答 案:

7、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分级规定,毒物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一般危害共四级()

答 案:

8、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分级规定,毒物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一般危害共四级()

答 案:

9、毒物的危害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下列关于毒物危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减小
  • B:毒物在水中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
  • C: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
  • D:氮气是一种无毒的惰性气体,不会产生危害性

答 案:

10、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毒物分级标准,以下分级正确的是().

  • A:极度危害
  • B:极度危害
  • C: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
  • D:高毒物质中毒物质轻度物质

答 案:

11、当人与毒物接触的时间一定时,人所接触的毒物的浓度越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有什么变化?()

  • A:危害程度越大
  • B:危害程度越小
  • C:危害程度不变

答 案:A

12、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下列关于安全评价描述内容中,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内容的是()

  • A: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 B:评价对象正式运行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 C:评价对象危害因素的安全技术措施
  • D:明确评价对象是否具备验收条件

答 案:

13、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下列关于安全评价描述内容中,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内容的是()。

  • A: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 B:评价对象正式运行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 C:评价对象危害因素的安全技术措施
  • D:明确评价对象是否具备验收条件

答 案:

14、血铅、发汞是反映()。

  • A:毒物所致病损的指标
  • B:中毒程度的指标
  • C:毒作用的指标
  • D:毒物吸收的指标
  • E:毒物在体内代谢的指标

答 案:

15、毒物在体内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毒物(  )。

  • A:通过细胞的能力
  • B:在生产环境中的挥发性
  • C:颗粒大小与形态
  • D:在体液中的溶解度
  • E:进人体内的剂量及毒性

答 案:

16、下列有关毒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者,毒性也大
  • B:毒物颗粒越小越易引起中毒
  • C:液体毒物沸点越高,危害性越大
  • D:挥发性越大的毒物,危害性越大

答 案:

17、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将硫化氢列入级危害,主要通过途径进入人体()

  • A:A.Ⅰ,消化道
  • B:B.Ⅱ,呼吸道
  • C:C.Ⅲ,呼吸道
  • D:D.Ⅳ,消化道

答 案:

18、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

  • A:RR
  • B:AR
  • C:PAR
  • D:AR%
  • E:死亡比例

答 案:

19、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个体危害程度使用

答 案:

20、不同危害区的危害程度不同,在()时要区别对待

  • A:警戒
  • B:防护
  • C:冷却
  • D:救援

答 案: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