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进行生物监测时的题目有哪些,“在进行生物监测时”的答案是什么。
1、在进行生物监测时,采集何种生物材料取决于
- A:毒物的物理性质
- B:生物接触限值
- C:作用场所的浓度
- D:待测物的主要存在器官
- E:毒物的化学性质
答 案:
2、在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监测,其监测时间为()。
- A:每月一次
- B:每季一次
- C:每月2次
- D:每天一次
答 案:
3、根据《外来杂草监测技术指南》,海关在进行监测时根据杂草生物学特性和全国地理气候条件将全国划分为个监测气候区()
- A:三
- B:四
- C:五
- D:六
答 案:
4、个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2m,在进行基坑监测时,该基坑按照几级工程等级进行监测()
- A:特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答 案:
5、用生物指标法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时,所用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片含量是()
- A:(4~5)×105/片
- B:(3~4)×105/片
- C:3×105~4×106/片
- D:4×105~5×106/片
- E:5×105~5×106/片
- F:PaO2>50mmHg或PaCO2<60mmHg
答 案:
6、用生物指标法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时,所用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菌片含量是
- A:(4~5)×10/片
- B:(3~4)×10/片
- C:3×10~4×10/片
- D:4×10~5×10/片
- E:5×10~5×10/片
答 案:
7、在利用除颤仪进行心电监测时,调整“波幅增益”指的是调整()
- A:P波宽度
- B:R波高度
- C:S-T段
- D:P-R 间期
答 案:
8、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
- A: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 B: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标准
- C: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 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监测标准
答 案:
9、判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
- A: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
- B: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
- C: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
- D: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
- E:A和B
答 案:
10、企业应基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制定并实施监测计划,计划应明确()
- A:监测对象
- B:监测时间
- C:监测点
- D:检测方法
答 案:
11、对污染因子进行补充监测时,应选择哪一个季节进行现状监测( )。
- A:冬季
- B:春季
- C:秋季
- D:根据污染物特征,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
答 案:
12、关于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生物学监测,正确的做法是
- A: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日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 B: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周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 C: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 D: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 E: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半年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答 案:
13、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时,下列哪项评估不是必须的:()
- A:患者的病情
- B:穿刺肢体动脉搏动情况
- C:穿刺肢体侧支循环情况
- D:患者的合作程度
- E:患者既往血压情况
答 案:
14、某患儿,进行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时,下列哪些情况会影响监测结果:()
- A:休克
- B:体温过低
- C:黄疸
- D:皮肤色素
- E:局部动脉受压
答 案:
15、在进行MRD(微小残留病)检测时,只需要选择初次确诊时出现的CD进行动监测即可()
- A:正确
- B:错误
答 案:
16、哪种灭菌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答 案:
17、对于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错误的做法是
- A: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B: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
- C: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 D:采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 E:采用裸露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应当对每次灭菌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按要求定期进行生物学监测
答 案:
18、在使用5个电极进行心电监测时下列各电极片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A:右上:锁骨中线剑突水平
- B:右下: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 C:中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 D:左上: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 E:左下: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答 案:
19、MS在对BCCH载波进行监测时,至少在每分钟内更新最强的()个BCCH载波
- A:2
- B:3
- C:4
- D:5
- E:6
答 案:E
20、可以采用“生物监测”的方法对GIS泄漏进行监测()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