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以消除或减免系统误差的是的题目有哪些,“可以消除或减免系统误差的是”的答案是什么。
1、可以消除或减免系统误差的是()
- A:进行对照试验
- B:进行空白试验
- C:增加测定次数
- D:校准仪器误差
答 案:
2、不能消除或减免系统误差的是()
- A:进行对照实验
- B:进行空白实验
- C:增加测定次数
- D:校准仪器误差
答 案:
3、系统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是固定的,也是可以测定的,并可设法减免或消除()
答 案:
4、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或减免?
答 案:
5、如何消除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
- A:找出系统误差出现的规律并设法求出它的数值,然后对观测结果进行改正
- B:通过对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系统误差,在计算中将其消除
- C:改进仪器结构并制订有效的观测方法和操作程序
- D:使系统误差按数值接近飞符号相反的规律交错出现
答 案:
6、系统误差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的。
答 案:
7、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是消除误差的有效方法()
答 案:对
8、误差具有下列何种特性?( )
- A:系统误差不具有累积性
- B:取均值可消除系统误差
- C:检校仪器可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
- D:理论上无法消除或者减弱偶然误差
答 案:
9、消除或减少已定系统误差的方法包括()
- A:替换法
- B:交换法
- C:抵消法
- D:比对法
答 案:
10、以下对于系统误差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重复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 B:恒定系统误差可以进行修正
- C:因为系统误差可以修正,只有随机误差不能修正,所以真值测量不出来
答 案:
11、下列()措施,可以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
- A:水准测量中采用前、后视距离相等的方法
- B:距离丈量中,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计算
- C:经纬仪测角时采用正倒镜观测方法
- D:测前对仪器进行检校
答 案:
12、为了使测量结果正确,应尽可能把系统误差消除,下列能够消除系统误差的是()。
- A:从根源上消除
- B:测量结果中加修正值进行消除
- C:测量过程中选择适当得测量方法,抵消系统误差
- D:选用正确的测量单位
答 案:
13、一个测定方法测定的精确度好,准确度也应该好的前提为()
- A:消除误差
- B:消除系统误差
- C:消除偶然误差
- D:消除了干扰因素
答 案:
14、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 A:选择准确度较高的分析方法
- B:进行对照试验
- C:进行空白试验
- D:进行仪器的校准
答 案:
15、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在测量中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不能同时出现
- B: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外界条件、观测者自身条件和仪器条件
- C:测量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 D:测量中,增加观测次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 E: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答 案:
16、均匀浮标法的已定系统误差,应采用流速仪法相应测流方案的()
- A:垂线Ⅰ型误差的已定系统误差(%)
- B:断面Ⅰ型误差的已定系统误差(%)
- C:Ⅱ型误差的已定系统误差(%)
- D:Ⅲ型误差的已定系统误差(%)
答 案:
17、关于系统误差描述错误的是
- A:引起系统误差因素与测验目的无关
- B:系统误差是恒定的
- C:系统误差出现与否是随机的、无规律的
- D:系统误差影响测验的效度
- E: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 案:
18、随机抽样的目的是为了
- A:消除系统误差
- B:消除抽样误差
- C:减少样本的偏性
- D:消除测量误差
- E:减小随机误差
答 案:
19、一把名义为30m的钢卷尺,实际长为30.005m,每量一整尺段误差为5mm,此误差属于()。
- A:偶然误差
- B:系统误差
-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答 案:
20、由于钢尺的刻度不准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A:偶然误差
- B:系统误差
-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