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的题目有哪些,“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的答案是什么。
1、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
- A:C1q
- B:C1r
- C:C1s
- D:C2
- E:C1qrs
答 案:
2、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是( )。
- A:SIgA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B:1个IgM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C:1个IgE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D:1个IgG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E:2个密切相邻的IgG4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答 案:
3、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 A:SIgA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B:1个IgM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C:1个IgG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D:1个IgE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 E:2个密切相邻的IgG4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答 案:
4、CFT前的抗原抗体方阵滴定的目的在于
- A:使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的量最多
- B: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少
- C:使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的量最少
- D:避免抗原抗体复合物太多
- E:选择抗原抗体最适比例
答 案:
5、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 A:减少伪浊度的形成
- B:增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性
- C:降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性
- D:加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 E:减缓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答 案:
6、下列哪项是荧光补体法的原理?()
- A:大多数抗体能与补体结合
- B:抗原-抗体复合物无法与补体结合
- C:大多数抗原能与补体结合
- D:大多数抗原-抗体复合物都能与补体结合
- E:补体间相互作用
答 案:
7、荧光补体法原理是()。
- A:抗原-抗体复合物无法与补体结合
- B:大多数抗原抗体复合物都能与补体结合
- C:补体间相互作用
- D:大多数抗体能与补体结合
- E:大多数抗原能与补体结合
答 案:
8、关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概念最正确的是
- A: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 B:是已知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的产物
- C:是已知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的产物
- D:是未知抗原与抗体结合的产物
- E:是指血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答 案:
9、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体温升高()。
- A:调节性体温升髙
- B:被动性体温升高
- C:两者均有
- D:两者均无
答 案:
10、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内()
- 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长时间段
- B: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
- C: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大量的时间段
- D: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时间段
- E: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初形成的时间段
答 案:
11、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内
- 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
- B: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时间段
- C: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初形成的时间段
- D: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长时间段
- E: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大量的时间段
答 案:
12、DTH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
- A:抗体
- B:抗原
- C:抗原抗体复合物
- D:IgG抗体
- E:抗原
答 案:
13、与DTH皮肤试验阳性有关的物质包括()
- A:抗体
- B:抗原
- C:抗原抗体复合物
- D:IgG抗体
- E:抗原
答 案:
14、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 A:静电引力
- B:共价键
- C:分子间吸引力
- D:范德华引力
- E:疏水结合力
答 案:
15、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 A:分子间吸引力
- B:流体静力吸引力
- C:电荷吸引力
- D:分子间吸引力
- E:分子间吸引力
答 案:D
16、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 A:分子间吸引力
- B:电吸引力
- C:以上均是
- D:流体静力吸引力
- E:化学共价键
答 案:A
17、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 A:分子间吸引力
- B:流体静力吸引力
- C:电吸引力
- D:化学共价键
答 案:
18、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机制是
- A: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Ⅰ交联产生
- B: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Ⅱ-B交联产生
- C: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Ⅲ-A交联产生
- D: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Ⅲ-B交联产生
- E: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αR交联产生
答 案:B
19、DTH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哪些物质有关
- A:抗体、补体和CK
- B:抗原、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 C: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补体和中性粒细胞
- D:IgG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
- E: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
答 案:
20、只形成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多见于
- A:前带
- B:前带或后带
- C:后带
- D:前带和后带
- E:等价带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