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3年09月1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3年09月1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3/09/1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9月13日专为备考2023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日本的工业城市中,临近漱户内海的是()

  • A:东京、名古屋
  • B:横滨、神户
  • C:北九州、横滨
  • D:大阪、神户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等知识点。临近户内海的城市是大阪和神户

2、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唐朝宰相是

  • A:房玄龄
  • B:魏征
  • C:李林甫
  • D:杨炎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提出实行两税法建议的唐朝宰相。公元780年,唐朝政府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了两税法。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 A:夏
  • B:秦
  • C:西汉
  • D:隋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30一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4、甲—乙一丙沿线的温度变化状况是()

  • A:持续升高
  • B:持续降低
  • C:先升后降
  • D:先降后升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甲海域的温度为18℃~22℃,乙海域的温度为26℃~30℃,丙海域的温度为22℃~26℃,则甲—乙一丙沿线的温度变化状况为先升后降。

5、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
  • B:促进中国与欧洲之间文化交流
  • C:提高沿线国家就业率
  • D:扩大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往来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目的。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从福建厦门出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后抵达波兰的罗兹。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形成厦门连接欧、亚大陆的物流大通道,实现“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连接,扩大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主观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软木质地轻软、富有弹性、不透水,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广泛用于制作瓶塞、冷冻设备绝热层等。生产软木的主要树种有栓皮楮、栓皮栎等,它们在欧洲南部沿海地区和我国秦巴(秦岭—大巴山)山地分布广泛。葡萄牙气候适宜栓皮楮生长,软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软木王国”。每年6~8月人工采剥树木表皮,经过蒸煮、晾晒、清洗、干燥、氧化等多种工艺加工制成软木。图7a示意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图7b是栓皮楮表皮采剥场景照片。
(1)说明欧洲地区软木瓶塞需求量大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葡萄牙通常在每年6~8月采剥栓皮楮表皮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秦巴山区大力发展软木产业。简述当地发展软木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 案:答案要点:(1)欧洲地区葡萄酒产量大,酒瓶广泛使用木制瓶塞;软木质地轻软,密封性好,有利于保持葡萄酒的品质。(2)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燥少雨,表皮质地较轻,适合采剥,便于作业。
(3)秦巴山区原料丰富;当地劳动力充足;有产业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等四大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13年兰州市启动了主城区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序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使城市布局更为合理。截至2016年年底,兰州市共有107户企业启动实施了“出城入园”。下图示意兰州“出城入园”路线(箭头粗细表示迁移企业的多少与规模)。


(1)归纳兰州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简述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城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3)分析大型企业“入园”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 案:(1)企业规模大,占用土地多;产量高、运输量大,排放废弃物多;厂房设备陈旧,急需改造升级。(2)大型企业搬迁出城,可以有效改善主城环境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可以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功能区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3)企业“出城入园”集聚于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可以共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于企业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企业之间开展分工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搬迁利于促进设备更新,快速实现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3、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气候,B()气候,C()气候(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
(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与它在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气候
(4)C气候类型的形成于终年盛行的()风密切相关,在西欧()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答 案:(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

解 析: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分析各月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根据1月和7月气温确定冬、夏季节和所在的热量带,再依据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最后联想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相应的自然带做出回答。

4、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日期是()。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

答 案:(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
(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
(4)赤道、南、南回归线

5、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