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10月18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年10月18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10/1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0月18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正规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答 案:对

解 析:正规化建设的目标有4个,其中1个是“训练有素,业务精通”,这就要求必须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提高公安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2、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精神,公安赔偿必须同时具备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行为违法要件四个要件才可以成立。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从法条可以看出,公安赔偿必须同时具备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四个要件才可以成立。

3、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首先,监督主体主要还是法律授权的机关,不仅是公民和社会组织;其次,监督的对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而不仅仅是人民警察。因为公安机关也有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决定,也需要接受监督。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

答 案:错

解 析:一切依靠群众,从“依靠”可以确定是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方法问题。

5、法律是政策的灵魂,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是法律的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所以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是一致的。

答 案:错

解 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对公安的领导,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公安机关必须坚定地执行?此外,党的很多政策和主张,会经过法定程序转化法律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考生在学习公安基础理论时,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不然看到题目大脑一懵,似是而非,对错难辨。考生在学习公安基础理论时,要掌握其原意,通过多做题,才能多纠错,通过做题来强化对基础理论的记忆和运用,掌握解题的技巧,提高做题的速度,方能在考场上驰骋无惧。所以说,题库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6、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答 案:错

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不仅指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包括良好的文化修养。

7、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以下特点:人民警察义务主体的普遍性,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不平等性,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的义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体特定性;二是平等性;三是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8、行政诉讼监督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公正进行审查。()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诉讼监督是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单选题

1、()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B:维护国家安全
  • C: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 D: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答 案:B

解 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2、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表示
  • C:犯罪未遂
  • D:犯罪中止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人民警察必须把( )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A:为人民谋利益
  • B:维护治安秩序
  • C:维护国家利益
  • D:维护法律尊严

答 案:A

解 析: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4、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

  • A:军警
  • B:军、特
  • C:军、警、特
  • D:军警和司法机关

答 案:C

解 析:蒋介石为了残酷镇压革命活动,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维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惜耗资扩充警察机构,设立“内政部警政司”。同时,设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军、警、特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

5、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 案:C

6、十进制数1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 A:1111
  • B:1110
  • C:1010
  • D:1100

答 案:A

解 析:正整数转二进制:除二取余,倒叙摆列,高位补零 15/2=7......1 7/2=3......1 3/2=1......1 1/2=0......1 倒叙排列余数就是1111

7、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

  • A: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 B: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 C: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 D:国家机器的形成

答 案:C

解 析: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8、下列哪种情形可以提起公安行政复议()。

  • A:公安机关所作的警告
  • B: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C:公安机关所作的传唤
  • D: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答 案:A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据此,选A项。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提起申诉;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传唤作为公安刑事执法措施,为侦查活动所必需,即使实施不当也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多选题

1、 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权包括( )。

  • A:暂予监外执行
  • B:短期有期徒刑执行
  • C:假释和管制执行
  • D:拘役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
  • E:宣告缓刑

答 案:B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69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A项、C项、E项均由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这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正后的最新规定。

2、公安机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 )关系。

  • A:公仆与主人
  • B:服务与被服务
  • C:控制与被控制
  • D:监制与被监制

答 案:AB

解 析:警察与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3、2015年6月某日,该所管辖路线发生了一起火车撞死附近村民的事故,死者的十几名亲属闻讯赶到现场,情绪激动,扬言处理不好就拦车断道。接警后赶到现场的路线警务区民警,应着力做好()。

  • A:明确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建议
  • B:安抚家属情绪,及时报告上级
  • C:进行法制宣传,配合铁路部门处理
  • D:责成铁路部门及时给予赔偿

答 案:BC

解 析:本题的实质是考查处置群体性事件问题,对于到现场的接警民警来说,首要的责任就是控制好局面,安抚好现场人员情绪,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B项、C项符合处置的规范。A项、D项明确事故、赔偿都是事故善后处理问题,不是现场所能解决的。

4、如果领导让你制定公众接待相应的工作规范,你认为重点要注意哪些内容?()

  • A:符合上级的政策要求
  • B: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
  • C:建立接访登记制度
  • D: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答 案:ABCD

解 析:要制定公众接待工作规范,就是为了规范接待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依法治国的战略,用法治的思维来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首先,制度规范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上级政策规定,A项符合。其次,规范要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脱离了实际的规范,只能沦为一纸空文,B项符合。最后,接访要登记造册,要留底备查,要分级管理,这不仅是为了体现工作量,也方便日后管理研判,C项符合。作为规范,是要让工作人员遵守执行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遵守,就要有相应的追究机制,以确保规范的权威性,便于接受群众监督,D项也符合。

5、公安机关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就是要保护()。

  • A:公民的名誉权
  • B:公民的生命权
  • C:公民的健康权
  • D:公民的隐私权

答 案:BC

解 析: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是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不受侵犯。

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有()。

  • A:感性认识是更改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答 案:CD

7、录用人民警察的程序有()。

  • A:发布报考公告
  • B:进行资格审查
  • C:考试
  • D:考核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的录用办法一般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通常按照发布报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审批等程序。

8、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是()。

  • A:保证政令统一
  • B:树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
  • C:保证民警不徇私枉法
  • D:发挥队伍战斗力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包括对内对外两部分四个要点,但和民警徇私枉法没有必然的联系。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实施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答 案: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2、对执行救人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3、阻碍执行追捕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的房间。4、对执行警卫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

2、警察在执行盘查任务时,主盘民警与犯罪嫌疑人保持的最近的安全工作距离是多少?

答 案:1.5米―2米。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政治纪律主要有哪些?

答 案:一、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二、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三、不得参加罢工。

4、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 案: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二、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三、保护公共财产。四、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5、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6、《纪律条令》规定的哪些行为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答 案: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