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10月1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年10月1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10/1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0月17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为索取受法律保护的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答 案:错

2、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娱乐场所擅自经营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错

3、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应当强制传唤()

答 案:错

解 析: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4、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 案:对

5、对于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行为人,如果是初次行为,可免予治安处罚。

答 案:错

6、对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答 案:对

7、被批准继续盘问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一律应当在候问室接受继续盘问。

答 案:错

8、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一违法生产经营者抵制,可将其带回安监部门讯问。()

答 案:错

解 析:本题考查“讯问”与“询问”的区别。审讯分为讯问和询问。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叫做讯问,是审讯的意思,对证人的审问,叫做询问。治安处罚法为了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同时与刑事诉讼中的讯问分开,将“讯问”改为“询问”,表明了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与相对方在人格上的平等,体现了对相对方的尊重,对保障人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无讯问权,应该用“询问”,本题说法错误。

单选题

1、在侦办一起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案件中,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许某从家中带走后,认为对许某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适宜,决定在公安机关指定的某宾馆执行监视居住
  • B:执行监视居住24小时以后,一直没接到通知的许某妻子前往公安机关询问丈夫下落,被告知“办案需要,无可奉告”
  • C:在侦查期间,公安机关对许某的电话、邮件、网络等通信进行监控
  • D:为侦办此案,公安机关扣押了许某在境外购买的部分书籍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因此,A、B两项做法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因此,C项做法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D项中许某在境外购买的部分书籍与本案无关。因此,D项做法错误。 所以该题选C。

2、 张某,男,24岁,某厂工人。张某因赌博欠债,难以偿还,便图谋盗窃本厂财务部保险柜里的现金。某日晚9时许,张某撬开了财务部的房门,但因无法打开保险柜,未能盗取柜中的现金。于是,张某将保险柜搬离财务部,隐藏在厂内仓库旁的实验室里,想等待时机再开保险柜窃取现金。第二天,财务部的李会计上班后发现办公室门被撬,保险柜丢失,当即报案。公安人员在厂内的实验室里找到保险柜,柜门尚未打开,柜内人民币也原封未动。张某的行为是( )。

  • A:盗窃未遂
  • B:盗窃既遂
  • C:不构成犯罪
  • D:盗窃既遂或未遂

答 案:B

解 析:区分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当是判断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完备,而盗窃罪构成要件完备的客观标志就是盗窃行为客观上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盗窃物的犯罪结果。因此,应以犯罪行为人是否获得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作为既遂与否的区分标准。在本案中,张某拥有保险柜的实际控制权,且张某已满18周岁,以非法占有工厂财产为目的,构成犯罪故意,所以张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的犯罪既遂。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矿藏、水流专属于国家所有
  •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专属于集体所有
  • C:国家对个体经济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并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
  •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适当的补偿

答 案:B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矿藏和水流都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了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C选项和D选项属于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4、甲和乙结伴而行,路过丙家门前,甲前去挑逗丙家院中的狗,导致乙被咬伤。关于乙的治疗费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甲承担
  • B:由丙承担
  • C:由甲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 D:由甲和丙承担按份责任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甲前去挑逗丙家的狗,导致乙被咬伤,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因此,应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5、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的,经()批准,使用()传唤。

  • A:派出所负责人,传票
  • B: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传唤证
  •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传票
  • D: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传唤证

答 案:B

6、李某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客机,途经美国纽约时在客机上与同航班上的乘客发生争执,在争执中,李某用水果刀将对方刺成重伤,李某的行为( )

  • A:适用第三国刑法
  • B:适用美国刑法
  • C:适用中国刑法
  • D: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也可以适用美国刑法

答 案:C

解 析:李某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在我国领域范围内犯罪,适用中国刑法。

7、下级公安机关查处案情重大、复杂的治安案件,可以()上一级公安机关查处。

  • A:移交
  • B:移送
  • C:请求移交

答 案:C

8、中学生王小二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给其1000元报酬。假期结束时,邻居以王小二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决定报酬的金额为由拒绝给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王小二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 B:王小二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
  • C:王小二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
  • D:王小二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

答 案:D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多选题

1、下列关于检査的说法的是()。

  • A:无论何种情况,对公民的住所实施检査,人民警察都要出示工作证件和检査证明文件
  • B:实施检査的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
  • C:检査证明文件应当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批
  • D:检査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答 案:BD

2、下列情形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A:破坏铁路轨道致乘客多人受伤死亡的
  • B: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 C:挖掘水库堤坝导致决堤,造成多人伤亡
  •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答 案:BD

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 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欲强奸时,行人路过将强奸犯打伤
  • C: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栋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
  • D:在制服抢劫犯的过程中,将其打成轻伤

答 案:ABCD

解 析:《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ABCD项的犯罪行为都是“正在进行”,被害人或第三人都是为制止不法侵害而致犯罪嫌疑人受伤。

4、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使其解除毒痛的一种措施。

  • A:药物治疔
  • B:心理治疗
  • C:法制教育
  • D:道德教育

答 案:ABCD

5、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 A:保证准确、及时地査明犯罪事实
  • B:Y应用法律
  • C:惩罚犯罪分子
  • D: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答 案:ABCD

6、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有()

  • A: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 B: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表达的人
  • C:当事人的近亲属
  • D: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答 案:AB

7、下列关于检査的说法的是()。

  • A:无论何种情况,对公民的住所実施检査,人民警察都要出示工作证件和检査证明文件
  • B:实施检査的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
  • C:检査证明文件应当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批
  • D:检査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未选择

答 案:BD

8、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下列哪些事项应当予以保密()

  •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 B:某汽车生产厂家的专利设计图纸
  • C:某公民的日记
  • D:某皮鞋生产厂家的销售渠道

答 案:ABCD

主观题

1、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2、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3、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4、“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 案:及时高效

5、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