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广播电视编辑记者 → 2023年09月07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

2023年09月07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

2023/09/0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9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 A:《解放日报》
  • B:《人民日报》
  • C:《群众日报》
  • D:《晋绥日报》

答 案:D

2、画面中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动作轴线所起的作用越()

  • A:明显
  • B:不明显
  • C: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 D:恰到好处

答 案:A

3、广播新闻报道中使用音响,首先要选择那些为报道体裁所需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清晰真实的音响。

  • A:最能表现场景
  • B:最能表现主题
  • C:最能表现新闻要素
  • D:最能表现内容

答 案:B

解 析:音响是广播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播报道魅力的来源之一。只有选择那些最能说明表现主题的音响,并进行合理剪裁,才能确保音响使用得准确到位。使用音响,首先要选择那些为报道体裁所需要、最能表现主题、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清晰真实的音响。

多选题

1、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播出特点是()。

  • A:记者是无所不晓的叙述者
  • B:面对新闻现场进行播报
  • C:语言是现在时态
  • D:内容是现场新闻

答 案:BCD

解 析: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指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面对新闻现场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与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2、关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意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新闻编排体现了新闻媒介(编辑)对新闻信息的态度、评价
  • B:新闻编排是帮助和吸引受众收听、收看的手段
  • C:好的新闻编排可以展示新闻节目的个性
  • D:按重要性递减组合新闻是新闻节目编排原则

答 案:ABC

解 析: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栏目编排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基础上的,体现了新闻媒介(编辑)对新闻信息的态度、评价,是帮助和吸引受众收听、收看的手段,此外还要受到媒介自身的传播理念、栏目定位和对受众收听收视心理的把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好的新闻编排可以展示新闻节目的个性。  

3、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考虑()等因素。

  • A:了解情况
  • B:愿意披露
  • C:善于表达
  • D:利益攸关

答 案:ABC

解 析:采访对象的选择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出发:①知情。采访对象的选择以新闻事件为核心向外辐射开来,当事人、目击者能提供最接近事实的信息,相关专家、政府官员等能提供相对权威与独立的见解。②愿讲。注意选择能够配合记者采访的对象。③善于表达。要尽量选择没有语言或行为障碍的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应使用规范的语言,在电视采访中,还要避免选择有不良习惯动作、表情者。

主观题

1、针对下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评论作品《严禁酒驾带给社会的启示》(2011年12月26日《990早新闻》播出),试分析这则广播评论的特色。严禁酒驾带给社会的启示丁芳倪晓明孙向彤今年5月1号起,正式生效施行的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对“醉酒驾车”和“违反食品安全”的惩处都前所未有地加大力度,两者都是“只要有行为、不论结果”都将处以严厉的刑事处罚。然而相同的力度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全国醉酒、饮酒驾车同比大幅下降;而食品违法行为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严禁酒驾”能够在全国取得良好效果,它带给社会其他领域怎样的启示呢?来听记者丁芳发来的新闻综述:【出检查现场录音】“请问有没有喝过酒?”“没有。”“用力往这个位置吹?(滴…噢),显示绿色,您没有喝过酒。谢谢配合。”“有没有朋友因为酒驾被抓住过啊?”“现在没有,以前多,我们是百分之百执行。因为现在抓得严,有典型了,高老师嘛!”【录音止】24号晚,恰逢周末,又是西方的平安夜,23点的西藏路淮海路口依旧人来车往。此时全国范围的“查酒驾”统一行动拉开帷幕。黄埔交警豫园中队在此路口设卡检查。在记者跟随采访的两个小时时间里,这个点共检车辆约150辆,却没有查到一起酒后驾车行为,黄埔交警支队勤务路设科李科长告诉记者:【出录音】去年我们查酒后驾车最早8点半开始查,基本查到11、12点已经战果累累了。5月份入刑以后,运气不好的话查一百部都不一定有。各个区交警支队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设卡。1月份到4月份,醉酒驾车55起,5月1号到现在为止,5起,下降90%多。【录音止】25号早黄埔区交警支队汇总数据显示:24号晚的统一行动黄埔共设检查点8个,从23点到凌晨2点共检查车辆1800辆左右,查获酒驾5起。难怪有社会学者称:“严禁酒驾”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共和国62年历史上,“执法见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市交警总队事故处陈伟群科长介绍:截止到12月15号的数据显示,今年整个上海酒驾人次也大幅下降。【出录音】今年5月1号醉驾入刑后,到目前全市查处的醉酒驾车是1091起,同比下降约78%。饮酒驾机动车同比下降57%,下降的趋势是很大的。【录音止】酒驾大幅下降的成效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只是因为法律上加大惩处的缘故吗?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顾駿认为,重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力度的加大”和所有人在法律面前的“同一待遇”。高晓松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出录音】它的严格执法程度从未有过,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拒绝通融,拒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律要发挥作用,必须对一切人有效。如果管不住一部分人,法律就管不住所有的人。再有力度的法律规定都没有了意义。【录音止】交警总队勤务处王世杰科长说,现在在查处酒驾方面,不仅对民警执法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执法者自身的行为要求也比任何时候都严。【出录音】“警务通”抓到了,这个“警务通”就上传到所有公安系统里了,你连求情的时间都没有,就现场了,我们从各个环节堵住漏洞。酒后驾车是严重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理。一视同仁的,不管你有什么职务、处于什么岗位,只要你酒后驾车了,必须清理出公安队伍。【录音止】“严禁酒驾”的确已在全社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然而法律同样严格“对待”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和社会其他领域的许多治理一样,面临着“走不出”的困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介绍:【出录音】上海一年食品安全方面违法案件少说有四五千件,这些查处大部分都是以罚款的形式来进行处罚,上海每年大概有两位数的数字追究刑事责任已经很不错了,酒驾抓到一个就是刑事责任。【录音止】多年从事法制研究的、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对这一现象也非常感慨:【出录音】刑法修正案(八)里即规定了醉酒的问题,也规定了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有个共同点,不管有没有压死人、不管有没有吃死人,它是不管后果的,只要你有这个行为,就判刑了。它的力度和醉酒是一样的,但是你看连人家知都不知道。说明执法认真不认真,造势情况如何、宣传怎样都很重要。【录音止】不可否认,食品安全的查处难度远远高于醉酒驾车,一件食品安全事件的认定远非像“吹口气”来得那么容易,沈国明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确复杂,但再复杂的事情也有解决的路径,切断“利益链”让法律做主,很重要。【出录音】如果我这个企业在什么区,我对它GDP贡献很大,区里也不希望我垮掉的。地方政府就这种很微妙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有保护伞,他不是一对一,不知道背后有多少力量。都有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所以大家基于利益这个角度来权衡对法律的态度,这使得很多法律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录音止】法治社会要求:每个人或每个部门都只对法律负责。严查酒驾的“人人平等”,凸显了法律的作用和威严。然而当下,环保、拆违等很多领域在执法时往往强调事物的特殊性。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江宪和顾駿教授分析说,当总是强调特殊性时,问题就出现了。【出录音】我们目前走到今天,确实是由于我们在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法律主要是针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我们现在总是把法律当作一种很实用的东西,我要用的时候用一用;千万不要搞成法律只是治一部分人,却放过另外一部分人。执法者首先必须守法,法律管不住执法者,执法者就管不住普通人。【录音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立法”建设,基本解决了无法可依的状态。江宪律师说,中国当今的问题不是法制缺失的问题,而是要充分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出录音】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的问题。在有些事情上严肃执法了、有法必依了,但有时又有法不依了,这样造成整个社会起起伏伏(沪语)。【录音止】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受益的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又都是法治社会的推手。市绿化市容局的一组数据值得深思:今年1月至10月,本市工程渣土车涉及的交通事故共50起,其中28起是由助动车主、自行车或行人负主要责任。上海人大法工委主任丁伟说,公众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责任和义务。“警在法在”的现象要改变。【出录音】现在整个国家法的发展趋势是不断限制公的权利。对公权利加以限制我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相对来讲私权利就扩张了。现在普通社会公众你们准备好了没?如果你们遵法守法意识没跟上的话,那,我认为这个社会也会不稳定的。【录音止】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人们:社会治理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唯有依法。人们只有敬畏法律,把法当真,管理部门像查处酒驾一样来查处所有的违法行为,社会一定有条不紊。

答 案:这是一篇反映记者洞察力、判断力、思考力的作品。①这篇长达7分多钟的广播评论,罕见的在宝贵的“早新闻”时间里播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方对这一现象的共识和对作品的认可。2011年下半年以来,“醉酒饮酒驾驶明显下降”,成为共和国62年历史上,“执法见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这一明显效果在全国具有“共性”。②这是一篇源于生活、源于思考的作品。最初,同事朋友们严格遵守“酒后不驾车”的“突出表现”给了记者很强烈的“印象”为什么今年下半年来,大家如此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而且不论职务高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对这一规定严格遵守。记者开始“跟踪”这一现象。③这也是一篇在采访中,不断修正磨砺的报道。这篇报道,记者从确定主题,到跟踪采访,长达数个月的时间。就“严禁酒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到底带给社会怎样的启示”?记者就这个问号进行了大量的采访:从社会偷窃行为,到环境保护问题,再到渣土车伤人现象、上访问题等等,大量的采访让记者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最后在领导的启发下,将对比的重点放在了“食品安全”问题上。在采访前人大法工委主任沈国民时,对此问题有过细致研究的沈国民也给予记者极大启发。④从这篇报道不难发现,这是一篇下功夫、动脑筋的报道,是记者关注社会、关心社会的体现,表现出记者的独立思考和强烈社会责任感。⑤作者从两个带有“普遍共性”的现象入手,通过采访执法者、专家、学者、地方官员等,揭示了问题的现实性,同时将欣喜、忧虑和现状呈现给听众,并且提出了应对的思路和观点。⑥整篇报道,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对比强烈、内容扎实、分析透彻,给社会以思考和启示。

2、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 案:(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3、阅读以下电视新闻稿件,根据你掌握的写作知识对其做简要分析。(20分)焦点访谈·地沟油实在不想在大家吃饭的时候给您添堵,可这个话题又不能不说,地沟油已经困扰我们很多年了,有关部门也已经查了很多年,那么,围绕着非法制售地沟油存在着一条怎样的产销链条?到底是什么人在做这样的黑心事呢?不久前,浙江警方发现了这样一条线索。2011年3月,浙江省宁海县警方在一次例行的任务排査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条线索,有人在秘密收集、炼制地沟油。当地百姓反映附近经常有一种来历不明的异味传出来,警方随即发现了一个地沟油的加工窝点。根据相关行业政策,地沟油可以回收加工,用于生产工业产品,但如果把提炼出来的地沟油作为食用油流向餐桌,则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那么,警方发现的这个小作坊,它的粗炼地沟油究竟是流向哪里呢?随着跟踪排查工作的深入,一个专门从小作坊收购粗炼地沟油、并且贩运到外省的人进入警方视线,此人名叫黄长水。黄长水说这些地沟油都被山东来的人收走了,收购的时候他们还拿试纸检测油的酸价。测定酸价是食用油一项重要检测指标,这一点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那么黄长水所贩运的地沟油,收购方为什么要测定酸价指标呢?他们是否在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呢?根据对黄长水的跟踪和讯问,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山东省的一家油脂企业。虽然这家企业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怀疑,可是在外围的调查走访过程中,就连周围的村民,都不知道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人说是生产柴油,但刮风的时候会闻到一种像死老鼠一样的臭味。这家声称生产生物柴油的公司到底在生产些什么呢?在公安部的支持协调下,浙江、山东两地警方联手展开调查,经过长时间的侦查、守候,终于掌握了大量证据,揭开了这家企业的秘密。进入这家名为格林公司的企业,厂房布局错落有致,各种设施一应倶全,看上去很正规。在格林公司厂区内,我们看到大量尚未加工的原料,格林公司就是在用这样的地沟油炼制食用油。通过对格林公司银行账户、发货票据的查证,警方发现格林公司有相当数量的产品被当做食用油流向了河南等地的粮油市场,格林公司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证据确凿。地沟油,泛指各种潲水油、餐馆下水道排出的垃圾油,等等。当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而在小作坊的提炼过程中,根本无法除去其中的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反而会滋生其他毒素。一旦被人体长期食用,轻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失眠、腹泻、腹痛等症状,重则会引发胃癌、肠癌、肾癌等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对于格林公司生产、销售地沟油案件,警方仍然在进一步深挖线索,力争把此案的社会危害降到最低点。从已经侦破的这起案件当中,我们发现,非法制售地沟油的犯罪行为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国家一直鼓励回收利用地沟油,用于生产工业产品,但格林公司却打着生产生物柴油的旗号,偷梁换柱,让地沟油流向了餐桌。而且,地沟油从收集和粗炼,到深加工,再到批发销售往往涉及好几个省市和地区,这种跨地域作案特点,给有关部门的执法检查带来难度。面对这些新特点,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当务之急。

答 案:要点及评分标准:(1)使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来结构文字,既讲清了问题,又明白易懂;(2)注意用事实说话,用调查的过程和结果说话;(3)夹叙夹议,具有知识性。

写作题

1、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300字左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禁止利用教辅材料非法牟利中新网8月10日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秩序,禁止出现利用中小学教辅材料非法牟利现象。通知强调,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规定的业务范围。严禁任何形式的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和一号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出版、重印、再版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要求,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发行单位发行。任何部门、单位、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指出,各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规定,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严禁出版单位违法违规采取高定价低折扣形式推销中小学教辅材料。各相关出版单位要在本单位互联网页显著位置,向社会公开所出版的所有中小学教辅材料定价情况,包括开本、印张数、印张单价、零售价格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通知特别强调,严禁出版发行单位派员进入学校、班级,向老师、中小学生和家长推荐、征订、搭售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伙同学校有关人员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在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活动中违规收受任何费用;严禁销售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或印装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对销售的不合格中小学教辅材料要全部召回销毁;严禁销售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辖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进行一次集中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国家价格政策和有关管理规定,以高定价低折扣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问题。通知强调,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涉案金额较大、问题严重、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该吊销的吊销,该取缔的取缔,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 案:(1)答题提示:①熟读材料,掌握新闻事实,确定新闻主题。②主题集中,思路清晰。③选择合适的消息结构。④遵循广播的传播特色,语言通俗、精练、鲜活。⑤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2)参考文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禁止利用教辅材料非法牟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关于禁止利用中小学教辅材料非法牟利的紧急通知。通知强调,严禁出版发行单位派员进入学校、班级,向老师、中小学生和家长推荐、征订、搭售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伙同学校有关人员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此外,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发行单位发行。任何部门、单位、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对辖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进行集中检查,对涉案金额较大、问题严重、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2013年8月10日)

2、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9月2日上午,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爹爹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记者9点赶到事发地武汉市知音西村菜场门口时,现场只剩下一小袋香蕉和一小摊血迹。易师傅目击了事发全过程,她回忆,李爹爹是清晨7点半左右在菜场口跌倒的,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附近的摊贩称,李爹爹躺在地上1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李爹爹的老伴儿和儿子赶来扶起他,并送往汉阳医院。

答 案:评分标准:(1)20—17分,观点鲜明,论证扎实,富有创新意识,语言流畅。(2)17—15分,观点较鲜明,论证合理,语言流畅。(3)14—12分,观点基本鲜明,论证基本合理,语言流畅。(4)11—10分,中心基本明确,论证基本通顺,有一定的病句。(5)10分以下,缺乏明确的观点,语无伦次。

3、根据以下资料,撰写一则300-400字的广播或电视消息,包括标题和导语。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
5月26日,星期一。孟津县城中心广场上,路人闲庭信步,车辆自由出入。
紧邻广场的两栋五层和四层的小楼,与广场之间没有围墙和护栏。如果不是楼前的牌子,很难发现这里就是孟津县委、县政府办公楼。这座开放式的广场,既是县委、县政府的大院,也是百姓休闲的好去处。
“在这儿跳广场舞,方便!不仅能到办公室里上厕所,接开水,还能顺便洗把脸,凉快一下。”刘大妈边接开水边说。
刘大妈接开水的县委办公楼一楼大厅,没有专门的执勤人员,只有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值班。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每位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楼层分布和房间号,以及他们是在“办公”,还是在“开会”“出差”“外出学习”的提示。群众要找哪位领导,只要这位领导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领过去。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永贵所在的三楼办公室里,可以听到广播播放的音乐。“晚上经常加班,一开始很不适应,现在好了,有时没了音乐‘伴奏’,总像少点什么。”“大妈们也很自觉,尽量把音乐调低些,每天早上七点半,晚上九点半自动结束跳舞。”李永贵说。
孟津县不仅没有独立的县委、县政府大院,领导干部与群众也没“围墙”。在广场边一溜公示栏里,公布有21位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照片、姓名、分工、个人手机号码。此外,县委办、政府办、纪委、政法委等部门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共98人的办公电话,手机号码也全部都“晒”出来,并承诺24小时开机。自从2013年8月11日号码公布以来,他们“晒”在这里已经有9个多月了。
朝阳镇瓦房村的刘水顺对记者说,前几天村里突然停水了,他拨打了分管水利的副县长电话,这位副县长说十分钟就给他回复。“不到五分钟我们这的副镇长就打来电话,解释说是水泵坏了,买的新水泵正在安装。”刘水顺说,“果然,不到一小时就有水了。”“电话刚一公布,许多群众拿着纸笔来抄电话号码,多数部门有顾虑,怕被‘骚扰’。”县纪委书记张玉杰说,“运行几个月后,他们接到的电话基本上都是求助的;现在来抄电话号码的少多了,打来的电话也大大减少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孟津县推行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让广大党员干部全部“沉”到基层一线办实事、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
“县委、县政府大院没‘围墙’,让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电话号码‘晒太阳’才能让领导干部和群众走得更近,贴得更紧。”县委书记吉振华说。(材料来源:《河南日报》2014年5月29日刊发)

答 案:【标题】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领导电话号码“晒太阳”【导语】(本报讯,记者XXX)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孟津县推行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让广大党员干部全部“沉”到基层一线办实事、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
【正文】孟津县城中心这座开放式的广场,既是县委、县政府的大院,也是百姓休闲的好去处。
【音响】市民刘大妈:“在这儿跳广场舞,方便!不仅能到办公室里上厕所,接开水,还能顺便洗把脸,凉快一下。”
刘大妈接开水的县委办公楼一楼大厅,没有专门的执勤人员,只有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每位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楼层分布和房间号。群众要找哪位领导,只要这位领导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领过去。自从2013年8月11日号码公布以来,他们“晒”在这里已经有9个多月了。
【音响】县委书记吉振华说:“县委、县政府大院没‘围墙’,让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电话号码‘晒太阳’才能让领导干部和群众走得更近,贴得更紧。”

简答题

1、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受众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①新闻中的名词术语;②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①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传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新闻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点、发展变化的程序,显示其新闻性,引起受众的兴趣。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记者总会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洞察力的记者,有时还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疑点,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后果。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新闻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功能。

2、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答 案: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记者赶赴现场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但仍然有迹可循,有象可察,记者可以从现场残余的细节中通过推断看出问题来。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对新闻事实感性地传达正是其传播优势所在,记者要注意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印象。
(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3、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

答 案: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栏目编排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基础上的,此外还要受到媒介自身的传播理念、栏目定位和对受众收听收视心理的把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具有良好的大局观
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新闻所报道的,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最新变化之片断,如果脱离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大背景,事实的价值定位就难以准确。只有以良好的大局观为指导,才能不仅在具体事实层面,而且在整体上反映社会发展变化或栏目具体报道领域的最新事实及其趋势,使栏目的报道既重点突出、个性鲜明,又恰如其分、准确可靠。要准确把握全局,除了对社会现实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外,还要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良好的大局观,具体表现在对栏目编辑方针和报道思想的制定落实上,而其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在日常编排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
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组合,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蕴含着的新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节目观念中的重要一点是要考虑不同新闻性节目的个性。新闻节目的编排次序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不同节目因节目定位、受众对象的范围、播出时段等的不同,其新闻的编排次序和传播风格也要各具特色。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接收信息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广播电视是以线性方式传播的,因而接收的准备状态对传播效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要使受众有较高的关注水平,并对节目内容从无意注意状态转到有意注意状态,节目编排顺序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调动起受众的收视兴趣,在新闻编排顺序上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的大小和对观众吸引力的大小,以提高传播效果。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