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四级》9月1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助听器满意度为较适,言语最大识别率为大于百分之七十,那么康复级别是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E:五级
答 案:C
2、人将手掌拢在耳后,声音可在中高频增加
- A:0~5dB
- B:5~10dB
- C:10~15dB
- D:15~20dB
- E:20~25dB
答 案:B
3、以下哪种助听器适用于先天外耳发育不全、中耳炎后遗症、耳硬化症、外伤引起的外耳道狭窄,或作为手术前后补偿听力之用()。
- A:盒式助听器
- B:耳背式助听器
- C:眼镜式助听器
- D:骨导助听器
答 案:D
4、非模拟助听器调整范围的是
- A:音质
- B:音量
- C:声输出限制
- D:耳模声孔和泄孔的形状
- E:选配公式
答 案:E
5、头影效应是一种什么现象
- A:反射现象
- B:折射现象
- C:衍射现象
- D:投射现象
- E:散射现象
答 案:C
6、Y型通气孔作用是()
- A:使助听器高频降低
- B:使助听器高频输出降低
- C:使助听器低频增加
- D:使助听器低频降低
答 案:B
7、助听听阈评估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A:标准隔声室
- B:标准声场
- C:标准声级计
- D:听力计
- E:专业测试人员
答 案:D
8、下列哪些不是声调的符号()
- A:阴平
- B:阳平
- C:去声
- D:上声
- E:元声
答 案:E
多选题
1、痫史采集时,以下属于家族史内容的是()。
- A:既往一般健康状况
- B:有无患过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对诊断不肯定者,简述其症状
- C: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疾病的成员,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死亡者应注明死因及时间
- D:有无预防接种、外伤、手术史以及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等
- E:对家族性遗传性疾病需问明两系三级亲属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答 案:CE
解 析:家族史包括:①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疾病的成员,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死亡者应注明死因及时间。②对家族性遗传性疾病需问明两系三级亲属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2、耵聍栓塞部位过深刺激鼓膜者发生耳鸣、眩晕。检查时,可见()。
- A:外耳道内有黑色或棕褐色耵聍块
- B:耵聍块坚硬如石
- C:耵聍块质软如蜡
- D:外耳道内有黄色脓肿
- E:外耳道内红色耵聍块
答 案:ABC
解 析:耵聍检塞部位过深刺激鼓膜者发生耳呜、眩晕。检查时,可见外耳道内有黑色或棕褐色耵聍块,质软如蜡,或坚硬如石。
3、助听器是否能导致进一步的听力损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包括()。
- A:个体的敏感性
- B:助听器本身的最大声输出
- C:患者所处的环境
- D: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
- E:每日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
答 案:AE
解 析:助听器是否能导致进一步的听力损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和一般的职业性/噪声性聋有类似之处):个体的敏感性、每日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
4、外耳道异物大者可阻塞耳道,并引起听力下降及发胀感,有时引起()。
- A:眩晕
- B:耳鸣
- C:耳痛
- D:或造成皮肤破损
- E:恶心
答 案:ABCD
解 析:外耳道异物大者可阻基耳道,并引起听力下降及发胀感,有时引起目玄晕、耳鸣和耳痛,或造成皮肤破损
5、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曾报告的新生儿可能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一些危险因子,包括()。
- A:胎儿期病毒或其他非细菌感染
- B:生后严重窒息;体重低于1000g
- C: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高胆红素血症
- D:头颈部畸形;有耳聋的家族史
- E:细菌性脑膜炎、发育迟滞
答 案:ACDE
解 析: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曾报告了新生儿可能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一些危险因子,包括:①胎儿期病毒或其他非细菌感染;②生后严重窒息;③体重低于1500g;④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高胆红素血症;⑤头颈部畸形;⑥有耳聋的家族史:⑦细菌性脑膜炎、发育迟滞等。对于存在可能致聋因素的新生儿,应做听力筛查并随访,以利早期发现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6、以下属于个体助听器的是( )。
- A:盒式助听器
- B:耳背式助听器
- C:耳内式助听器
- D:骨导助听器
- E:固定式有线集体助听器
答 案:ABCD
解 析:个体助听器是与集体助听器相对而言,通常所见的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骨导助听器等皆为个体助听器,它们为每个个体所使用,故而得名。
7、一些传染病可导致听力残疾,如()。
- A:流脑
- B:乙肝
- C:麻疹
- D:乙脑
- E:天花
答 案:ACD
解 析: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一些传染病可导致听力残疾,如麻疹、流脑或乙脑等。因此,要加强免疫接种:对一必危害大的传染病,政府要提供免费疫苗接种,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特别是卫生部门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