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8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年08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08/1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19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答 案:对

2、人民警察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不得使用武器。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法律之所以规定人民警察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不得使用武器,主要是为了保护怀孕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如果怀孕妇女、儿童正在使用枪支、爆炸、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如果不使用武器加以制止,可能会发生危及他人或社会的严重事件。“两权相害取其轻”,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法律没有完全禁止人民警察对怀孕妇女、儿童使用武器。

3、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答 案:对

解 析: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当场处罚时,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 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答 案:对

6、强制执行申请书应由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名。

答 案:对

7、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介绍信。

答 案:错

8、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人员中,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是()

  • A:甲.曾因犯过失致人重伤罪被法院宣告免除处罚
  • B:乙,曾因在工作中严重过失导致重大损失被某股份公司辞退
  • C:丙,报考公务员时年龄为19周岁
  • D:丁.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答 案:A

解 析:免于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公务员法》第24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故本题答案选A。

2、公安人员甲为获得证据,对犯罪嫌疑人乙施以暴力,结果导致乙肢体残废,则甲的行为()

  • A:构成刑讯逼供犯罪
  • B:构成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
  • C:构成过失重伤罪
  • D: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分别规定的是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

3、甲、乙为一对恋人,互赠有照片。后双方因故终止了恋爱关系,甲向乙索要自己的照片,乙十分不满,就用笔在甲的照片上乱涂乱画一通直至毁损其形象,然后贴到布告栏。乙的行为侵害了甲的()。

  • A:姓名权
  • B:肖像权
  • C:名誉权
  • D:荣誉权

答 案:B

解 析:肖像权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专有权,肖像权人既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也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具体而言,肖像权的内容包括肖像拥有权、制作权和使用权、形象再现权等方面。公民有禁止他人侮辱、毁损其形象的权利。所以该题选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B:行政强制措施权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
  • C: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由行政机关承担
  • D: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答 案:B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故A项正确。第17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故B项错误。第26条第3款规定:“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故C项正确。第2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故D项正确。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 )。

  • A:我国国家经济制度的规定
  • B:我国政体的规定
  • C:我国国体的规定
  • D: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反映的是我国的国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6、对于取保候审案件,以下哪种情况公安机关需要解除取保候审?()

  • A: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重新取保候审的
  • B: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 后,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
  • C:取保候审后被批准逮捕的
  • D: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转为治安处罚的

答 案:D

7、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国家权力产生于公民权利行使的结果
  • B: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服务和保障的对象
  • C: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对立和此消彼长的关系
  • D:公民权利是制约国家权力的前提和基础

答 案:C

解 析: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巩固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的支配力量。公民权利是为公民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权利。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权力来源于权利;其次,权力服务权利;最后,权利制约权力。所以“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对立的关系”的说法是错误的。

8、()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党的领导
  • D:公平正义

答 案:B

解 析: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多选题

1、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权的内容包括()。

  • A:刑事立案权
  • B:刑事侦査权
  • C:刑事检察权
  • D:刑罚执行权

答 案:ABD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扰乱单位秩序的是()。

  • A:游客丙在汽车站内故意违反安检秩序,起哄闹事
  • B:病人家属乙借医疗事故在医院大吵大闹,不听劝阻,致使医院的医疗工作受到影响
  • C:被辞退的违纪职工甲拒绝接受企业的正确处理,无理纠缠,致使企业不能正常生产
  • D:村民丁不服村民委员会决定,在村民委员会内打砸,影响正常秩序

答 案:BC

解 析:扰乱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在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秩序混乱;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故本题选择BC。

3、在一个主权国家,法律适用于主权管辖范围内及全部领域,包括()

  • A:陆地
  • B:内水和领海
  • C:领空
  • D:驻外使馆

答 案:ABCD

4、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審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 C:冯某经公共汽车吿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 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夭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

答 案:AD

5、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述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下列对该规定的理解,的是()。

  • A:行为人先后两次以上实施同种迎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果行为是连续性行为,也应对其两次行为分别决定,然后合并执行
  • B:行为人実施两种以上述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分别处以15日行政拘留和10日行政拘留,则应合并执行25日行政拘留
  • C:如果行为人实施的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或者吸收关系,则不能适用该条规定,而应择一行为处罚
  • D:行为人实施的两种以上述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应在追究期以内,否则不能对其行为并罚

答 案:CD

6、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遇到以下何种情形时可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体行政行为违法?()

  • A: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 B: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 C: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错误的
  • D:具体行政行为超越职权的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7、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重点在金融证券、国有企业、()、司法、建筑、医药等八个行业和领域开展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 A:海关
  • B:税务
  • C:工商
  • D:文化

答 案:ABC

8、道路交通标志是用()传递特定信息.

  • A:图形
  • B:文字
  • C:符号
  • D:影像

答 案:ABCD

主观题

1、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2、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3、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表态:我处理这件事的原则是工作第一,以人民和集体事业为重,同时尽量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2)既然自己的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就要积极争取实施。首先我会和同事真诚的沟通,并详细的说明,在工作中增加的工作量,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同事共同完成,尽量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取得同事谅解。如果实在负担太重,我会和同事一起汇报领导,看能否增派人手。
(3)和同事达成一致后,一起向领导书面汇报,得到领导批准,并实施。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并汇报领导。

4、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5、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