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8月16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服务对象周某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抱怨:“别人总说我言行不一,其实我不是这样,没人明白我的苦衷。”小刘说:“在我印象中,你有时候说的和做的确实有些不同,是不是啊?”上述对话中,小刘运用了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中的()
- A:对焦
- B:对质
- C:建议
- D:鼓励
答 案:B
解 析:对质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焦点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提问:“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题中,小刘运用了对质的技巧。
2、大学生小宋因经常通宵玩游戏,屡屡旷课,考试不及格,班主任将其介绍给社会工作者小陈。在个案会谈时,小宋反复强调自己深感后悔和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可又管不住自己。小陈发现小宋时常言行不一,寻找借口。于是,他对小宋说:“你每次都说想改变,要好好学习,可是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像这样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动,你的成绩会变好吗?”此时,小陈运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对焦
- B:澄清
- C:忠告
- D:对质
答 案:D
解 析:澄清: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对焦: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引导,将讨论集中于某个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在提供忠告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调的语气,直接指出面临的危害和必须采取的行为,但需要避免强迫服务对象。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根据题干关键词“言行不一,寻找借口”及社工“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像这样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动,你的成绩会变好吗?”可知采用的是对质。
3、在对残障人士进行康复时,应该从()方面考虑。
- A:政府和社会组织
- B:经济和政治
- C: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
- D:制度和政策
答 案:C
解 析: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条件和文化及社会条件,残障者常常具有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因此,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专业知识。
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了“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示范街区建设子项目。该机构根据项目办要求,计划运用社会策划模式打造“公共服务空间”的人文关怀氛围。下列做法中,属于该模式实施策略中“分析环境和形势”的内容是()
- A:审视既有解决问题的手段有无不足
- B:列出所有能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 C:了解对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体的需要
- D:分析所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优点和不足
答 案:C
解 析:社会工作者要收集环境发展趋势方面的资料,了解对新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体,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此外,还要考虑如何获得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并预测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发展趋势,了解新计划可能面对的机会、竞争和障碍。
5、老李是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因患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影响了家庭基本生活。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老李应当向()提出贫困资助申请。
- A:村民委员会
- B:村民代表会议
- C:乡镇人民政府
- 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答 案:C
解 析:《低保审核办法》规定,申请低保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者其代理人以户主的名义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可以代其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低保书面申请及其相关材料。
多选题
1、某社会工作机构拟开办一个社区老年志愿者培训小组。在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
- A:C项是开始阶段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
答 案:BDE
解 析:小组工作准备阶段的任务包括(1)组员的招募及甄选。(2)确定工作目标。(3)制定工作计划。(4)申报并协调资源。(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A.C项是开始阶段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
2、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工作协议通常包括()。
- A:服务性质
- B: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 C: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 D: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 E:服务双方签字
答 案:BCDE
解 析: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工作协议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它通常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服务目标;二是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三是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五是服务双方签字。故选BCDE。
3、社会工作者小刘就高空抛物问题举行社区居民会议。开始大家都沉默不语。小刘就点名让平时较活跃的老张先发言。老张讲了小区里一个高空抛物致人受伤的例子,引起共鸣。大家围绕这是违法行为还是违背公德行为,展开激烈争论。小刘最后对大家的争论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次居民会议中,小刘运用的技巧有()。
- A:关注
- B:邀请发言
- C:摘要
- D:转述
- E:聚焦
答 案:BC
解 析:提问和邀请发言。为了鼓励和协助与会者发表意见,带动讨论,让与会者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提问和邀请发言是常用的技巧。进一步说明和转述。当与会者所表达的意见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说明他们的意见,如“您刚才说希望居委会能出面解决问题,那您希望居委会在哪些方面做工作呢?”这也有助于其他与会者更准确地理解发言人的立场和观点,避免猜度和误会。聚焦。与会者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离题或者纠缠于枝节问题或后续问题的情况,这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聚焦的技巧,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将会议带回既定的议程。摘要、综合和总结。在会议进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进行摘要、综合和总结。摘要的技巧是指将某些长篇的发言简化为几点重要意见,在讨论已进行一段或者将结束时把意见摘要地归纳出来,使与会者清楚地掌握会议和意见的重点。关注、赞赏和鼓励。社会工作者在主持会议时要采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发言,让他们感觉到提出的意见受到重视。
4、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入户探访时发现社区内独居老人较多,且部分高龄老人日常生活存在困难,又不愿求人。根据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适宜开展的工作有()。
- A:整理社区独居老人需求信息,设计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 B:与独居老人亲属沟通,要求其说服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 C:建议社区开展居室适老化改造,改善独居老人生活环境
- D:倡导政府出台高龄独居老人帮扶政策,提升其生活质量
- E: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鼓励子女经常探望独居老人
答 案:ACDE
解 析:社会工作的服务过程强调“独特性”,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应当注重个别化,注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独居老年人群体主要面临到的问题包括居家安全问题和容易产生孤独感,“生活存在困难,又不愿意求助”,因而社会工作者依据独居老人的需求提供服务,包括倡导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鼓励子女多探望,倡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扩充独居老人的社会资源,协助独居老人更好地适应老年期,故ACDE正确。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不能强迫或是违背服务对象的意愿,B选项中“说服老人参加活动社区”违背了服务对象自决原则,B错误。
5、在小组中期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有( )。
- A:处理抗拒行为
- B:领导者的责任和角色
- C:协调和处理冲突
- D: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 E: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答 案:ACDE
解 析:在小组中期,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具体来说主要有①处理抗拒行为;②协调和处理冲突;③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④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⑤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B项属于小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所担任的角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