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3月1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监测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技术和意志。
答 案:错
2、发展低碳经济必定会限制特定产业的引进和发展。
答 案:错
3、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答 案:错
4、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
答 案:错
单选题
1、以下哪类食物能有效改善人体的酸性体质,并且是目前遏制80%全球暖化最快的方法?()
- A:蔬菜水果
- B:鸡鸭鱼肉
- C:山珍海味
答 案:A
2、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表示。
- A:碳生产力
- B:碳锁定
- C:碳排放弹性指标
- D: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
答 案:C
3、下列哪些措施或行为有助控制汽车污染排放?()
- A:推广小排量汽车
- B:冷车启动
- C:频繁剎车
答 案:A
4、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 B:电力
- C:煤炭
答 案:A
多选题
1、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节约能源法》主要调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A:全面落实了污染者责任
- B:健全了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 C:完善了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
- D:强化了法律责任
答 案:BCD
2、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
- A: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 B: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C: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D: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答 案:ABC
3、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
- A:照明
- B:办公设备
- C:家用电器
- D:采暖
答 案:ABCD
4、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有
- A:造成海平面上升
- B:影响农业
- C:影响水资源
- D:影响人体健康
答 案:ABCD
主观题
1、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
答 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
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3、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 案:一、农业生产方式不尽合理;
二、农业生产废气大量排放科学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与经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其中农业生产的废气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
三、过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
四、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合理,低碳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精彩评论